明天起床我会说一些幕后的事情。
不是你们过家家的幕后,算是遗产的生产工具范畴。
最近做了一些苦力活,很大一部分就是今天帖的在新系统里安排的历史内容。
我最讨厌苦力活,所以并不是因为想做或是应该做。
这些工作一方面用来磨炼智商(听说哄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情可以突破大脑潜力),另一方面能让我在这项工作中总结规律以尽可能地将生产流程自动化。
而且惦记着新系统里有一堆没用还占地方的杂物真的很不爽。
理论上创作之外的工作都可以自动化。虽然创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自动化,但因为成本很高还不如给人做。
某种意义主要指排除(人性的)主观评估,但这样创作还有没有实际意义又是个哲学问题了。
我的特长就是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实现。简单说就是帮人把不是创作的工作都交给机器去做,这样人就可以安心创作。
要多创作才可以,不然相比干一天只要1毛电费的机器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遗产里就是帮我自己腾出更多精力来创作。虽然没有钱赚,但给自己干活的时候还是蛮开心的。
最近给遗产做自动化工具是因为本来要给别人做。但我觉得遗产也需要这些东西,而且仔细一想觉得遗产更需要这些东西。
所以别人的活都在跳票,反正都是三岁小朋友都可以做的事情。
现在看来这个过程有一点点坎坷,有过做到一半发现考虑不周全要重新来过的时候。但从现在的东西看成果还比较实用,而且很顺手(对我很重要)。
因为现在相比上个月又是另一个水平的生产力,所以与其告诉你遗产要做好多这个那个,还不如说一下为什么遗产现在有能力做好多这个那个。
和一个月前相比的话,现在大概有90%的生产可以自动进行,都是枯燥的,重复性的而且很容易出错的工作,比如生成工艺,符文,图纸,计算法术和装备属性,归类生产条目,收集物品来源和按等级分世界环境(安排掉落用),链接脚本和触发器,同步需要东拼西凑的东西的等级,名字,图标啥的。
剩下的10%是遗产的实际工作,设计特效,起名字,找图标什么的。
总之会对后面的生产工作很有帮助。
好像要说的就是这个。
明天起床不说幕后了。
我觉得后面的时间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