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感觉不错连肝了一星期,随后例行肝了一星期别的,今天回来继续。
此次更新将用【符文序列】的概念取代旧版中除装备词缀外的绝大多数战利品内容,大概包括技能特效(追忆)、通用特效(套装+大护身符)和团本之后杂七杂八的数值增益、战斗精通(绘卷/遗物)和属性转化内容。
这套设计与D2的符语相像,我也觉得如果没D2肯定想不到这儿,不过倒也不是为了抄D2挖的坑,特别是在这个大家(包括我)都以为快上线的时候。
先说下最近鼓捣的啥玩意儿,再说下鼓捣上头的缘由。
孔
绿色往上装备会带符石孔,其中绿色至少1个,蓝色至少2个,紫色至少3个,以此类推。

中间这仨[+]意思就是仨符石孔。
本来只是测试时的占位符,不过感觉比图标或特殊符号干净点,所以可能往后就使这个了。
符石
当前能插别人的杂物都改成了基础符石,定位和旧版的宝石/小护身符一样。


数字在前的可以理解为小符石,不会激活特殊序列,通常是正规/大符石的合成材料。
能激活序列的符石序号一定以大写字母开头,大致分为5种。
S(tats)类,基础属性和强度加成。


来源和旧版工艺逻辑差不多(此次补了回蓝和治疗强度相关内容)。

T(eben)类,特殊模式代币合成,每个副本一种(不然不够用)。


因存在实际需求还有个通用特本道具#T0(下面序列会说),设计用T类合,至于是1种要N个还是N种要1个后面再看。

A(bility)类,还没想好怎么获取,用于对应系别的技能强化序列。


R(aid)类,团本代币合成,每个本两种,分别用于通用特效和原技能/套装特效序列。


C(onversion)类,也没想好怎么获取,用于属性转化序列。


此次设定以全面演绎现有内容为标准,符石类型越少越好,序列越短越好,符石合成和序列判定逻辑会综合考量这俩因素。
序列
前言:所有序列都是手写的,所以严格说并没有技术层面的【判定逻辑】。此外了解序列及其效果也只能背板,不过鉴于其下篇定位所以目前不操心这块的新手引导了。
举几个例子然后列一下现在写的了内容(还没写完)。
力量(#S1)+攻强(#S6)+(#T0/#R1~#R5)=攻击精通。


敏捷(#S8)+护甲(#S10)=防御精通,以此类推。
3个S符石=原来的野生套装特效。

主要装备指头、肩、胸、护腕、手、腰、裤衩、鞋子这8个部位。
所以这个序列如果插武器上就没有效果。

序列部位目前粗略分为武器、装备和饰物三项,后面有条件(比如下个大版本)再考虑细分。
某特本符石+1个其它特本符石+1个S符石=此特本的某个主题特效。

装备上只显示特效名是既定设计(初版直接显示在装备上,太乱),在激活后可以在技能书里看这个效果。

做这个功能时也优化了下这块的管理逻辑,现在无论身上有多少同类特效都不影响装备,但特效只会生效一次。
目前团本序列设计为4长度:1个团本符石+2个特本符石(或1哥团本符石+1个特本符石)+1个S符石。

目前设定装备掉落时有10%几率多1个孔,也就是说10件紫装里有9件都插不上团本序列。
因为中间不喜欢这个感觉,所以有些团本序列是按3长度写的,但写完还是觉得出个能给装备开孔的道具体验更好点,所以后面可能会沿用【团本之后都要4孔】的设定。
因为手打要死人而且感觉以后也用得上所以现做个小黑屋输出功能,后面有更新发新的。
上面表格是现有符石和实际道具,下面的是符文序列。
序列部位标识W=单手武器,2HW=双手武器,A=基础护甲,J=饰物,S=盾牌,T=法器,C=披风。前面说了现在不分这么细,这类数据结构主要是为了支持未来设定。
符石数据
序列数据 P1 P2 P3
诉求
因为到点了所以先码这些,总之这版做完对我的开发体验和玩家的游戏体验都能算是换个维度,后面有空再讲。